日期:2020-01-03 閱讀數:104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顯示,與2015年相比,2016年期刊總印數下降6.29%,總印張下降9.43%;報紙總印數下降9.31%,總印張下降18.50%;但是圖書總印數增長4.32%,總印張增長4.58%。在互聯網和移動端應用迅速普及的影響下,圖書出版供應鏈的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并影響著日常出版工作的思考和行為方式,推動著圖書出版業正向增長。數字印刷憑借可變、個性化的特點和優勢,成為圖書出版供應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推動著圖書出版供應鏈的戰略優化。
傳統的圖書出版供應鏈
供應鏈是指“生產與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與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的上游與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供應鏈管理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劃供應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有效集成供應商、制造商、倉庫與商店的經營活動”。圖書出版供應鏈管理需要把作者、出版社、印刷公司、銷售渠道等有效組織起來,順利完成圖書的整個出版經營活動。圖書出版供應鏈的優化是指對出版經營活動中節點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生產流程進行管理上的提升,從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出版價值。
圖2 優化的圖書出版供應鏈
傳統圖書出版供應鏈面臨的挑戰
傳統的圖書出版供應鏈驅動方式是典型的推動式。通常情況下,圖書印制計劃是建立在市場需求預測基礎上,圖書印制出來后配送到各個銷售渠道,再由銷售渠道逐級推給讀者,讀者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狀態。這種模式生產數量集中,可以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益,傳統印刷與之相配,印數越多,單冊成本越低?,F今圖書出版市場競爭極為激烈,同類圖書較多,讀者不再是被動接受,更多時候讀者會在極為豐富的圖書資源中挑選,出版社只有把內容做得更精細,反應速度更快捷,方能贏得市場。圖書之間的比拼是哪本書更符合讀者預期的內容、更吸引讀者的裝幀印制形式、更迎合讀者消費習慣的快速供貨通道。出版社如果不能按照市場反應及時安排每個印次的印數和供貨周期,其結果要么是圖書太多在倉庫變成廢紙,要么斷檔,讀者轉而找其他同類圖書,加印后的圖書又很可能變成廢紙。市場的變化給出版業帶來的挑戰之一就是庫存,不少出版社庫存品種和庫存數量已經非常接近或已經超過警戒線。主要是因為圖書的預測印數與最終銷售數量之間的偏差超出合理范圍,單純的推動式圖書出版供應鏈方式已經不具備競爭力,需要結合拉動式供應鏈特點予以優化。
數字印刷助推圖書出版供應鏈優化
圖書出版供應鏈從推動式往推拉結合式進行整個網鏈的結構優化,主要目的是借助各種應用技術讓讀者全程參與到圖書出版過程中,讓讀者真正成為供應鏈中的驅動源,并通過各節點企業的無縫對接,更大程度地滿足讀者需求,更加及時快速地把圖書交付給讀者。以前囿于傳統印刷的千冊起印,無法為一些小眾讀者提供服務?,F在能夠實現單冊起印的數字印刷可以隨時為讀者提供特定的產品,調動了讀者的參與意愿,為圖書出版供應鏈向推拉結合式優化提供了可能。
引進版圖書在引進前有原版圖書進口業務,供應鏈更為復雜和完整,更能體現出優化價值,筆者將以引進版圖書出版供應鏈為例,分析數字印刷在圖書出版供應鏈戰略優化中的作用。出版社可以建立基于微信的移動端網上商城,通過原有實體銷售渠道和自媒體營銷渠道,聚集一批最有黏性的讀者。有了這個平臺,出版社可以把原版圖書以試讀和銷售的方式在平臺上展示,通過讀者對書稿的閱讀,以及他們的購買意愿,更真實地了解讀者對圖書的態度,確認圖書的出版價值和出版需求,從而可以在圖書出版過程中對內容進行更符合讀者需求的修改編輯,并采用更符合讀者期望的產品外觀。在完成圖書引進和出版程序并做好編校及工藝設計后,在圖書付型前,出版單位也可以先提供數字出版讀物的銷售服務,并同時在網上商城進行眾籌出版活動。該活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僅確保每一本圖書都是有訂單的,還可以作為圖書的市場試水,更可以作為對網上商城讀者的回報。這些讀者是該書第一批嘗鮮者,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出版單位與讀者的黏性。